“马太效应”下AI创业的机会在哪里?
来源: 哔哩哔哩
2023-06-07 09:31:55


(相关资料图)

近日,2023中关村论坛“IN-Tech”AI前沿论坛在京成功举办。本届论坛聚焦AI领域,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建荣等众多学术专家和企业代表齐聚中关村壹号,共同探讨中国AI未来发展机遇和挑战。150多家硬科技企业及业内领军人物到场分享交流。

衔远科技合伙人兼营销副总裁宁宁受邀出席论坛并参与“AI创新生态与应用”圆桌对话。宁宁在发言中介绍,衔远科技专注自研商品供应链通用大模型,并在大模型的通用能力之上,积极探索一条垂直整合从自有基础大模型、到应用、再到全场景闭环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与商业价值双落地之路,重构产品与用户的“二元关系”,更好地链接消费者和商品,让每一件商品都应需而生,让每一个消费者都得偿所愿。

衔远大模型采用端到端一体化架构设计,对人们的场景、体验、生活以及商品的设计、功能、 品参、文化等对应关系实现高保真压缩,构建B2B2C的产品、营销、供应链、电商等全链路端到端解决方案,并基于多模态技术,通过ProductGPT等专业的人机协同、多轮对话平台,更好地帮助企业在垂直场景下完成各类复杂任务。同时,衔远科技可以部署企业专属模型,以MaaS或API的方式完成企业客户“端到端”的大模型落地应用。

宁宁指出,在“马太效应”的影响下,AI创业公司的机会可以从三个角度看待:

第一,是选择以何种生态位置切入市场。类比云计算市场,头部企业主要在IaaS和PaaS层面提供服务,而许多创业公司则是在SaaS层面取得成功。如果将AI领域的大模型服务也视作一种基础设施,当头部企业在提供MaaS(Model as a Service,模型即服务)时,创业公司可以选择在此基础上构建更垂直、更聚焦的应用程序及服务,从而充分发挥各个创业公司对特定行业、领域的专业优势,推出符合客户特定需求的产品与解决方案。

第二,是选择以何种方式挖掘大模型的价值。如果我们将头部企业的大模型看作是一所又一所大学,它们最擅长的“规模能力”就如同源源不断地向社会输送海量的"本科生"。在此背景下,创业公司更像是“进阶版”的职业学院,把这些“通才教育”出的本科生进一步训练成为各行各业、各个领域的"专家",打造面向垂直行业高价值场景的“创新飞轮”与“增长飞轮”。

第三,是选择以何种颗粒度将大模型落地应用。我们知道,当前的通用大模型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存在非常多的问题、机遇和挑战。面对大模型的“幻觉”、“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以及“价值观对齐”等关键难点,需要有资源、有实力的大厂和更专注、更专业的创业公司共同探索解决。

关键词:

下一篇: vivo S17系列摄影新高度:实力呈现出色夜景人像效果
上一篇: 海安:融“网”入“执” 助力“硬核”执行 全球新资讯

相关阅读